“医生,小孩的耳朵应该怎么清理?”“我今年70多了,听力下降很厉害,还有可能恢复吗?”......3月3日,是第25个全国爱耳日,县残联、重庆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变态反应分会、县人民医院在市政广场联合举办专家义诊活动。
活动现场,设立义诊咨询台,为群众提供听诊、问诊及用药指导,同时还在现场进行耳镜检查,科普耳聋基因检测技术及相关知识并免费测量血压。引导居民主动学习听力健康知识,在家庭、公共场所等自觉减少噪声排放,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。
“这几天我耳朵听得不太清楚,声音大了又不舒服,经常感觉耳朵痒痒的,前几天听说今天有义诊活动我就过来看一下,专家很仔细很专业,检查完之后还告知了日常生活中需要的注意事项。”市民陈先生说道。
现场通过互动交流,让群众掌握基本的听力健康生活常识,培养他们正确的就医理念,使群众对听力健康有全新的认识。
“希望通过此次活动,不仅为市民提供专业而全面的听力健康服务,更希望通过科普教育和互动体验,让广大市民深刻认识到关爱听力、保护耳朵的重要性。”重医附二院下派挂职副院长王德平告诉记者。
今年的活动主题是“科技助听,共享美好生活”。为进一步普及听力健康知识,减少、控制听力损失和残疾的发生,本次活动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宣传教育活动,引导公众全面增强听力健康意识,养成科学用耳习惯,倡导全生命周期听力健康管理理念。
耳朵是我们身体的重要器官之一
除了有听觉功能之外
还承担着维持平衡的重要角色
关爱耳朵、健康聆听从平时做起
@所有人
这些护耳小常识要知道
避免耳朵进水
在日常生活中,要小心避免让耳朵进水,因为进水后容易引发感染。洗澡或游泳时,不慎进水怎么办?
我们应该侧身或利用单脚跳、咀嚼等方法将水排出。如果耳朵进水后出现耳朵疼痛、眩晕等症状,要及时就医。
避免接触噪音
噪音是导致听力损伤的常见原因之一。工地、大卖场、集市等这些地方很容易被大家识别为噪音场所,但实际上音量大的音乐场所同样对听力不友好,如酒吧、KTV等。
当周围环境出现大声噪音时,可以用手捂住耳朵,以免鼓膜受到伤害。长时间在噪音环境下工作的人,应该佩戴耳塞,适当保护鼓膜,少去酒吧、KTV等高分贝场所,不要长时间“沉浸”其中。
不要长时间戴耳机
“耳机一戴,谁都不爱”、长时间“煲电话”是一些现代人常见的习惯,长时间高音量使用耳机会引起听力慢性损伤,甚至导致噪音性耳聋。
建议戴耳机的时间不要超过60分钟,音量也不要调得过大。
避免频繁掏耳朵
掏耳一时爽,但频繁不正确的掏耳容易损伤外耳道皮肤和鼓膜,引发外耳道炎或鼓膜穿孔,甚至影响听力,医学上并不提倡频繁掏耳。
正确的清理耳朵方法是用棉签沾酒精轻轻擦拭,外耳道深度约为2.5~3cm,挖耳时不可过深。少量的耵聍有抑菌作用,耵聍碎屑一般可自行排出,如果长时间不掏耳朵,形成大块硬结的耵聍,应到耳鼻喉科就诊取出。
谨慎用药
尽量避免使用氨基糖苷类消炎药,如庆大霉素、卡那霉素等,因为这类药物会损伤内耳毛细胞,引起药物性耳聋。
及时治疗
感冒时,病菌可通过咽鼓管蔓延至中耳,引起急性中耳炎。而飞机起降时的压力变化也会影响咽鼓管的调节功能,导致急性中耳炎。
有鼻炎或咽喉部炎症的患者,应避免用力擤鼻,以免鼻咽部分泌物进入中耳引发中耳炎。正确的擤鼻方法是按住一侧鼻孔擤出另一侧鼻涕,然后再交换另一侧。
注意避免导致耳聋的诱因
避免熬夜、精神紧张焦虑、过度劳累以及不健康饮食等因素,突然出现听力下降或耳鸣症状应及时就医,拖一拖,等一等可能就会错过最佳治疗时机。
记者 任美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