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月18日下午,巫山县生态环境委员会办公室在县生态环境局八楼会议室举行 “2021年感动重庆十大人物”——魏嵬先进事迹报告会。各乡镇(街道)环保办负责人、县生态环境局全体职工现场观看了“2021年度感动重庆十大人物”宣传片,聆听了报告。
在现场热烈的掌声中,县生态环境监测站副站长魏嵬精神抖擞地走上报告席。讲述他长期扎根并服务于基层,坚守在环境监测保护长江的一线岗位。十六载一线守护,跋山涉水,风吹雨淋,足迹遍布巫山县域内长江段及其6条支流,行程超8万公里水路,相当于绕地球一周。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,多次带领监测人员深入一线开展废水采样监测,确保水环境质量安全……竭尽全力做好辖区内的环境质量监测、污染源监督监测和执法、应急等监测工作,以实际行动守护“一江碧水、两岸青山”,守好“渝东门户”的感人事迹。
魏嵬的同事张琼(县生态环境监测站办公室主任),从三个方面介绍了魏嵬的先进事迹和自己的体会。
1
思想工作的“指导员、领航者”
来到监测站,“老同事”们对我们新人的第一课便是精神传承。他们总是跟我们说:环境监测工作会苦、会累,但看着我们的天变得越来越蓝、水变得越来越清、生活环境生态环境越来越好,你就会觉得一切的苦和累都是值得的。魏嵬经常对我们说:“监测工作是生态环境保护的眼睛,‘顶梁柱’和‘生命线’。只有我们的数据真实、准确、全面,才能为领导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撑,采取的各项环保措施才能更为合理有效,制定的生态环境保护方案才能更加科学可行。为保证监测数据的真实、准确、全面,我们就必须要有过硬的专业技术、规范标准的分析操作、严格的质量措施,要不断的学习、严格的要求,要做到勤于学习强素质,敢于担当促发展,严于律己树形象”。
2
敢为人先的“战斗员、排头兵”
监测工作需要提着几十斤重的采样工具及样品爬坡过坎,在荒芜人烟的地方徒步跋涉,即使室外温度高达40多度、阳光暴晒的情况下,也必须坚持爬上几十米高的烟囱上进行废气采样,有时候甚至存在诸多危险。这些对于各位监测队员来说,都是家常便饭,而且从不叫苦喊累,总是勇于冲锋在前、敢于迎难而上。
2011年,当阳乡高坪村居民反映水井里的水成红色。群众事无小事,特别是饮用水,关系到居民的健康和生命,越早采集到样品,越早分析出水质异常原因,才能尽早解决当地居民吃水问题。当时暴雨刚刚结束,到当阳乡需要经过官阳镇,路面未硬化,路况较差,魏嵬和同事们立即准备好采样设备,驱车前往,一路颠簸到高坪村,距离饮用水源地还有一公里多的时候,车再也无法往前开了,剩余的路途全是因暴雨过后的泥洼地,深浅不知。为了尽早采集到真实准确的样品,魏嵬和同事们二话没说,扛起几十斤的监测设备,挽起裤脚,拄着木棒,一步一步深一脚浅一脚的赶往饮用水源地,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努力,终于带着采集的样品、满身泥巴并湿透的衣服和看不出本来样子的鞋子回到了车上,马不停蹄的把样品送回实验室分析化验,为解决高坪村村民吃水安全争问题取了宝贵的时间。正是这种敢为人先、不惧困苦的精神,才能圆满完成高坪村的饮用水应急工作,也是这种敢于担当,挑战自我的精神支撑,监测者们才能一次次出色地完成各种艰难的挑战,保障监测数据真实准确。
3
监测技术的“攻坚员、开拓者”
打铁还需自身硬,铁肩才能担道义。在监测工作中,面对标准不断的变更,仪器设备不断的更新换代,只有不断的更新知识储备,吃透技术规范,掌握监测分析方法,严守数据质量,给出的每一个监测结果才能够底气十足。特别是新标准出台甚至是新方法还没有出现时,更是需要一股勇于钻研、创新的冲劲。
魏嵬同志是站内的技术领头人,他具有较高的业务理论水平,能熟练操作运用站内各类大型分析仪器设备,个人持证上岗项目达54项,占全站持证上岗数的一半以上。在新的标准方法出台后,总是自己先吃透标准、不断实践后,然后组织带领全站技术人员集中学习实践,不仅提升了站内的学习、创新氛围,还极大地凝聚了团队的战斗力和活力。
我之所以选择这个行业,是我还是临聘人员时,从一次次与魏嵬和站里的同事们一起跋山涉水、采样分析的过程中深受触动,被他们几十年如一日的扎根基层,坚守一线,攻坚克难,为环境监测事业奉献出自己的青春而无悔的身影所感动,他们身上的优良品质深深的影响着踏入这个行业的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