巫山袁都村:梨园春色关不住
发布时间: 2022-02-19 来源:
分享到
记者 卢先庆 报道
人勤春来早,2月15日,正是元宵佳节。但在该村村委会组织下,五六十名村民背起器具,集中统一对果园进行杀菌清园……“这一片果园,承载了我们全村人的希望……”看着田间忙碌的人群,村支书王承华感叹万分。袁都村位于大宁河小三峡之巅,一条狭长的山谷地带,让当地成为偏僻且落后的山村。“以前,我们村除少量烤烟产业外,其余都以传统农业为主。全村1300多人,就有600多人外出务工,大部分土地成了撂荒地。”王承华说,虽然全村依靠劳务收入摘掉了贫困帽,但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,他们却发现一个问题:年轻人能外出务工,老了怎么办?村里如果没有主打产业,今后怎么稳定收入,实现振兴?
春天是烂漫的,也是充满机遇的。2019年,东西部协作烟台市在巫山开展对口帮扶时,为巫山带来了很多农业产业发展机遇。“争。”在乡党委政府的支持下,袁都村争取到了山东秋月梨、大樱桃等援助项目。当年3月,村里成立了“三颗树”专业合作社,采取“专业合作社+农户+村集体经济”入股分红的模式,开始实施“梨园”产业项目。“种梨子?能不能种活,一斤能卖多少钱?”有的村民在心中默默算账:种梨树,要几年才有收成。万一把树种了,果子卖不脱怎么办?不是“吊箩跳水——两头空”吗?“以前你们种洋芋、苞谷、红薯,一亩纯收入最多800多元。种烤烟,除去劳动力和工费,一亩也只2000多。”村干部们通过院坝会、群众会等方式,为村民解了惑:秋月梨在烟台已经是成熟产业,到达丰产期后,一亩能收入10000多元,效益很好。我们袁都村的地理气候等条件适宜种植梨子,加上有烟台对口帮扶,帮助提供免费的种苗和技术支持,还有农业专家现场或远程指导,何愁没有发展前途。
吃下“定心丸”的村民动了。你种5亩,我种10亩……短短时间,一个680亩的高标准现代化农业产业园在该村建成。
村民翁万堂是该村的致富能人。几年前,他就抓住外出务工人员多、土地无人耕种的契机,流转了50多亩土地种植辣椒。听说村里发展秋月梨产业,精明的他网上查了一些资料后,就带头把自己的辣椒换成了梨子树。“辣椒一亩收入4000多元。秋月梨到达丰产期后,一亩可产5000多斤,亩收入最低1万元以上……”他说,梨子产业发展好了,还可以开一个农家乐,吸引城里的人来游玩,又是一笔收入。一年树长、二年花开、三年挂果……花开花落,转眼三年。村民们如同守护自己的孩子一样,精心管护着“金娃娃”,期待着丰收到来。“几年来,我们村采取统一标准种植、统一标准管护等模式,完善了产业标准化种植、科技化管理的措施。”王承华告诉记者,今年,果园将开始挂果,预计可产20000斤左右。同时,已搭好销售渠道,由烟台帮扶部门实行最低保护价收购,确保村民收益。今年59岁的村民翁万吉,子女全部在外务工。他与老伴在家中也种植了6亩梨子。“今年,预计能收入1万多元。” 眼看着收益在望,他干得特别有劲:现在,村里的环境好了,产业有了,老俩口在家也有收入,日子越过越好。是的,自从有了“梨园”,袁都村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:村里有了直通县城的硬化路,人居环境彻底改善,村民们除了守好梨子产业外,还把眼光盯在乡村旅游上了……袁都村的“梨园”,在这个春天注定关不住春色。阵阵梨花的香味将从山谷远飘山外!
责任编辑:任美莲
版权声明:
凡所有标注为“来源:中国·巫山网”的稿件版权均为本站所有,若需引用、转载,请来信获取授权,使用时请注明来源和原文链接,并在授权范围内使用;未经授权不得盗链、盗用本站资源、不得复制或仿造本网站、不得随意转载使用本站版权所有的稿件,若有违反,我站将追究有相关法律责任。
本站法律顾问:重庆抉择律师事务所 向东 13996558727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