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者 方丹 肖乔报道
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役中,大昌镇党委紧紧围绕“两不愁三保障”目标,补齐各项短板,全镇齐心奋力攻坚,顺利实现脱贫摘帽。
时光不负,2020年,大昌镇9个贫困村如期出列、1699户贫困户6230名贫困人口如期脱贫。
4月15日,重庆市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,大昌镇党委荣获了“重庆市脱贫攻坚先进集体”称号。
回望过去,每一帧回忆皆是劈波斩浪、奋勇向前的精神动力。
大昌湖湿地公园。
党建引领聚合力
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,大昌镇党委切实扛起脱贫攻坚主体责任,扎实开展“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百日提升”行动和“五级书记”遍访贫困对象行动,督促全体干部职工深入村组、深入贫困户开展遍访和入户工作,坚持每月研究脱贫攻坚工作。选优配强村级“一把手”,班子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增强,在脱贫攻坚工作推进过程中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。采取“支部+企业+合作社+农户”的产业发展模式,通过“5+1”产业利益链接、盘活“三资”(农村集体的资金、资产、资源)等有效途径,不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。
做实基础奠根基
山乡巨变,体现在百姓衣食住行的点点滴滴中。
“现在吃得好、穿得暖、住得舒心;出行更方便了,走到哪儿鞋底都不沾泥巴……样样都变好了,生活更加有盼头了。” 大昌镇明阳村腾海青告诉记者。
“要致富,先修路”,打通交通脉络,是便利群众出行及激活产业的关键所在。大昌镇秉承“把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”的理念,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。累计新修公路162.1公里、整修公路248.83公里、硬化公路275.292公里,行政村100%实现通畅,自然村100%实现通达。新修人行便道136公里,不通公路的入户人行便道全覆盖。新建(整治)饮水工程276处,铺设管道30余万公里,农村饮水安全得到有效保障。
“整合资源完善基础设施建设,打通产业发展的‘最后一公里’,村容村貌极大改变,助力乡村建设更加美丽富裕。” 大昌镇党委书记梁玻说。
做大产业富群众
由于水绕山,山环水,且因三峡库区独特的温润气候,大昌镇出产的果子肉质细腻、汁多甜醇,被评为“重庆果王”。在脱贫攻坚战役中,大昌镇立足山地立体气候明显的特点,重点规划发展柑橘、脆李、蜜柚、核桃和烤烟等现代特色效益农业,形成低山柑橘、中山脆李和蜜柚,高山核桃和烤烟为主的“三带”农业产业体系。
如今,大昌镇在滨湖的双胜村、洋河村、宁河村等15个村500米以下土地上种植柑橘面积已超过5.5万亩,“三峡库区柑橘第一村”呼之欲出。兴胜村恋橙园、营盘村脆李园、槐花村核桃园、自力村蜜柚园以点带面、示范先行,39 个专业合作社带动贫困户571户2358人,有力助推全镇脱贫攻坚工作。
除了优质柑橘外,大昌镇还进一步培育合作社、种植大户和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,推进“三社”融合和订单农业新模式。试点建设水稻、水产、粮油、生态、旅游相结合的农业综合体,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整治、标准化果园建设,着力构建阶梯农业、平衡农业,让全镇不同海拔、不同区域的村民都有自己的“摇钱树”。
脱贫攻坚不是终点,乡村振兴刚刚启航。“大昌镇党委荣获‘重庆市脱贫攻坚先进集体’,既是荣誉更是责任和鞭策。接下来,我们将进一步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精神,倍加珍惜荣誉,将沉甸甸的荣誉化作奋勇前行的澎湃动力,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。” 梁玻表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