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者 卢先庆报道
春风拂过山岗,大地绿了;拂过下庄,下庄姹紫嫣红了。
3月14日,记者沿着“绝壁天路”,再次来到下庄,已是春光明媚。远眺下庄,早晨的太阳从山尖升起,金色的光笼罩在下庄村上,四周还未来得及苏醒,下庄就金灿灿的。
日月轮回一次,下庄就焕新一场!下庄村变了,时刻在更新中。
变化一:村庄美了
路,是行走的路,是改变现状的出路。天坑村要活起来,必须有路。
20多年前,毛相林带着下庄村民,在绝壁上扣出了一条天路,打开了走出世界的窗口。但有路,并不是他唯一的想法。
“让下庄村的面貌变得更好,让乡亲们生活得更加美好。”毛相林说,这才是他最终的愿望。
毛相林知道,下庄要彻底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,仅靠绝壁上那条2米多宽的机耕道,远远不够。
绝壁上的天路通车后仅两个月,毛相林就带领村民一口气把路修到了下庄村小学。2006年,这条路又延伸到了谷底的后溪河电站,基本上连接起了所有村民的院落。后来,他又跑乡镇、跑部门,在2017年7月,实施了公路硬化,年底还安装了护栏,让天路变成了“四好农村路”。
在毛相林的积极争取下,政府先后投入近1000万元用于下庄的基础设施建设。
“在下庄的脱贫攻坚基础设施建设中,道路升级是重点,此外还有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等。”毛相林说,为了下庄的公共服务项目,他让儿子三让宅基地。
2015年,村里征地建设文化广场,毛相林让儿子把准备建新房的宅基地无偿让了出来,重新找了个地方打地基建房。
同年10月,乡里要在下庄建村卫生室,一时找不到地方,他再次动员儿子把重新平整好的地基无偿让出来。
再后来,县里筹建下庄人陈列馆,毛相林第三次叫儿子让出了新选的建房地块,一家三代人继续住在过去的土坯房里。直到2018年,毛相林的儿子才修建了新房。
近年来,下庄村累计完成新修公路3.4公里,人行便道建设3公里,累计完成道路硬化15.2公里,率先实现通村通畅率100%,通组通达率100%、通组通畅率100%。全村新建集中安置点1个,集中安置13户36人,完成C、D级危房改造42户125人,集中改造土坯房19栋34户,实施旧房整治提升61户。此外,还累计投入172万元,新建水池4口1200方,整修水池8口2100方,安装饮水管道18498余米。
村里的基础设施得到了彻底改善,但下庄村的村民仍在寻找发展的出路。
“下庄像条龙,困在深井中。一朝风雷动,冲上碧云空。”这是当地流传的打油诗。毛相林说,下庄,等的就是一场“风雷”!
2017年,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,这正是下庄人所企盼的“风雷”。
“守着青山绿水,何愁没有金山银山。”从这一年开始,毛相林把眼光盯在了发展乡村旅游上。
毛相林和村干部们第一时间争取到乡党委政府的支持,请来专家考察设计,最后敲定下庄的乡村振兴开发项目,打造“原乡下庄”:依托下庄精神和下庄独特地理、气候条件,打造乡村旅游,建设集生态田园观光、民俗节庆活动、乡村文创、户外运动拓展、乡村康养旅居功能于一体的具有三峡山村特色的休闲度假胜地。
实施的第一步,就是把村容村貌做靓。如今,下庄村的农房风貌改造基本结束,房前屋后处处栽满了果树。一到春天,桃李花开,柑香弥漫,四周青山环抱,村里芳草鲜美,落英缤纷,宛如世外桃源。
变化二:产业活了
绝壁上的天路修好后,很多下庄人选择了外出务工,留守在家的多是老人孩子。外出务工,成为下庄人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。
留在家里的人咋办?坐吃山空不是长久之计,传统种植也只能解决温饱。
种漆树、养桑蚕……毛相林带着留守村民开始发展产业。由于缺乏经验,他们屡战屡败。但凭着修路的那股韧劲,他没有放弃。
经过多年的探索,毛相林“无中生有”,最终确定了桃树、脆李、柑橘等脱贫产业,在下庄800亩土地上,深耕出了一条脱贫致富产业路——650亩柑橘套种西瓜和小麦、南瓜等传统作物,150亩桃园套种西瓜。
单条腿走路,远没有两条腿走得快。新一轮脱贫攻坚战打响后,毛相林又有了发展乡村旅游的想法。他琢磨,能不能利用农村危旧房屋改造的契机,让村里的贫困户开办农家乐吃上旅游饭,有稳定的收入来源。
“我倒是愿意。”59岁的贫困户杨元顶首先有这个意愿,但他并不想改造房屋,因为没钱,“光靠政府补助肯定不够,农家乐一建,不但积蓄没有了,还要欠一屁股债。而且,经营农家乐要人手,杨元顶的妻子长期生病,孩子们都不在下庄。谁来做?”
与杨元顶同样顾虑的,在村里还有好几户。
毛相林仔细研究了他们的情况,有了个大胆的想法:“能不能让几家人把房屋建在一起,合心、合力、合资办农家乐?”
2019年,杨元顶、杨亨双、袁堂清3户贫困户联合开办的“三合院”农家乐正式营业了。当年底,他们每户就分红了3万多元。
“今年,毛支书从北京回来后,到下庄来的客人明显增多。”在“三合院”农家乐,杨元顶忙里忙外,“每天要接待一、二百人,除了周边区县的外,还有四川、湖北等地的人,如果不提前预约,我这里饭菜都安排不上了。”“2020年,全村外出务工人员232人,劳务收入700万元;柑橘总产量达18万公斤,收入72万元;烤烟、西瓜、小麦、乡村旅游等产值130余万元。全村生产总值950余万元,人均纯收入13785元。”毛相林说,下庄村的乡村旅游发展起来后,村民们的收入还要翻一番。
变化三:精气神足了
2月26日下午,得知毛相林从北京领奖后要返回家里,村民们自发地等在村口迎接他。
“荣誉不是我的,是属于整个下庄村的。”见到乡亲,毛相林也很激动,“乡亲们,现在党的政策好,总书记叮嘱我们要加油干,把下庄建设好,发展好!”“脱贫攻坚胜利了,我们还要实施乡村振兴,不仅要甩掉穷帽子,更要过上好日子。”“但是乡亲们,再努力一把,支持我们村上的工作,配合好,把下庄建设得更辉煌。”
“好!”村民们轰然应诺。
“村里要搞旅游,你们要回来尽点力……”袁孝恩是当年修路的功臣,路通后,他的二儿子全家搬到了县城,经营一个挖掘机,全家生活得很舒适;小儿子也到重庆务工,收入可观。听说村里发展乡村旅游,他一个电话叫回了两个儿子,参加村里的建设。
袁孝恩说,“以前我修路,不是为了个人。现在干不动了,我的后人也应该为村里做点事,为全村发展出点力。”
现在回来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了。毛相林告诉记者,这些年下庄的变化,以及描绘出的美好明天,让他们充满了信心和希望。
这两年,返乡的村民越来越多,200多名外出务工村民中,目前已有100余人选择了留下。
住在下庄人陈列馆旁边的王先均,以前在外务工,年收入5万多元。今年,他留在村里,在村里帮助整修公路,改造房屋,“收入肯定少一点,但心里面感觉更好。”
朴实的话折射出下庄人的内心。下庄人是爱下庄的,他们一直都在传承着下庄精神,默默地耕耘幸福生活。
在下庄村采访时,记者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:这里的农户基本没有锁。村民田间劳动,甚至外出,大门一掩就走了。
“我没有读过书,儿女没有读过书,现在孙儿们必须要读书……”64岁的村民周述香说,下庄好了,他们的眼光更长了。
曾经的下庄人,用蚂蚁啃骨头的精神,在绝壁上“啃”出一条路来。如今的下庄人,正以矫健的步伐,迈步走在乡村振兴奔向小康的大道上。
下庄的今天比昨天好,明天比今天会更好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