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者 方丹 肖乔 报道
蓝天白云、碧绿江水、巍巍青山,令人赏心悦目、心旷神怡……在市民眼里,如今的巫山时时处处都是一幅美丽的画卷。
巫峡烟云氤氲绕。朱云平 摄
“十三五”期间,我县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,持续开展“碧水、蓝天、绿地、田园、宁静”五大环保行动,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,坚决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,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,生态环境持续改善。
一江碧水向东流
12月14日下午,一艘标有“重庆环境监测”字样的快艇,驶离了长江巫山港9号码头。船上是县生态环境监测站的4名监测人员,他们此行是对长江巫山段水质进行监测。
水质监测。方丹 摄
打水、采样、分装、记录……起伏不定的船上,监测人员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一系列操作。
在完成现场监测部分的工作后,监测人员将其余水样精细分装并贴上标签,标签上标明监测项目、采样时间、采样地点等信息。
完成水样采集后他们将水样带回岸上的实验室,水样的检测结果可为水环境管理、污染源控制、环境规划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。
“每个月一次水质监测、两次巡查,有时候还要进行应急水质监测。” 县生态环境监测站副站长魏嵬告诉记者,水质监测结果将直观体现我县水环境保护工作的好坏。
已投入使用的三溪污水处理厂。侯义高 摄
五年来,我县强化水污染防治,以实施“河长制”为抓手,深入推进“三水共治”,全面开展长江入河排污口排查,重点整治污水直排、散排、乱排等环境问题;累计投入资金2.58亿元,新建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20座,实现乡镇污水处理设施设备全覆盖。累计投入1.66亿元,建成乡镇垃圾压缩中转站17个,“户集、村收、乡镇转运、区域处理”的农村垃圾收运体系基本形成。
此外,我县按照“垃圾不出境、清漂不碍航、作业保安全”的目标,坚持日巡查、日报告制度,在大溪、曲尺、培石等重点沿江乡镇,聘请监督员时刻监控漂浮物及库岸生活垃圾。同时,对船舶码头污染物严格监管,加大水上加油站及附近水域通航秩序巡查和维护,全力保障境内水域通航环境。
清漂沪江。王忠虎 摄
自2017年以来,长江干流巫山段总体水质保持上游来水水质,符合国家Ⅱ类标准,主要次级河流满足水域功能要求,确保了一江碧水向东流。
蓝天白云的日子越来越多
蓝蓝的天上白云飘,清新的空气沁心脾。近年来,巫山人微信圈里的“蓝天白云”越来越多,湛蓝的天空正在成为巫峡大地最美丽的风景。
美丽的巫山蓝。王忠虎 摄
蓝天白云越来越多,并不是一个偶然现象。为守护这方蓝天,我县坚持全民共治,源头防控,持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,打赢蓝天保卫战。同时,按照《大气污染防治法》和大气“十条”要求,深入推进环境保护“蓝天”行动,加强多污染源系统防治。
强化扬尘污染治理,严格落实扬尘控制“六项工作”和 “十项措施”,创建巩固扬尘控制示范工地9个,定期和不定期开展夜间建筑施工执法检查,并加强道路清扫保洁、喷雾降尘和洒水冲刷冲洗力度,对冒装撒漏、带泥上路及不按规定路线行驶和随意倾倒的行为依法严处,巩固扬尘控制示范道路5条。强化交通污染控制,严控机动车尾气污染,淘汰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营运柴油车,扩大高排放非道路移动机械禁止使用区域,加强非道路移动机械管控,对辖区内在用非道路移动机械进行编码登记。强化生活污染管控,已划定高唐街道13个社区为高污染燃料禁燃区,高污染燃料禁燃区面积增至5.9平方公里。
蓝天的日益增多,也离不开每一个人的参与。从2017年开始,县城市民改变熏腊肉香肠习惯,为巫山的蓝天白云作贡献。
通过开展大气污染防治行动,我县的空气质量一年比一年好,2017年,县城区空气环境质量优良天数为328天。今年,截至12月14日,县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46天,较2017年全年增加18天,优良天数达标率99.1%。
厚植绿色筑牢生态屏障
时下,文峰公园景区的红叶红的正艳,吸引着许多游客前来观赏。
文峰景区红叶。 向勇 摄
山上不仅有满目的火红,还有漫山的绿意盎然。红绿相宜,兴起生态旅游,不少游客自驾到文峰村享受农家生活。
文峰村海拔1100米,紧靠长江。在石漠化治理之前,土地贫瘠,山石裸露,一些地方光秃秃的连草都不长。2016年初,文峰村开始进行石漠化综合治理,栽种了1000余亩三角枫、柏木等。现在,从文峰公园俯瞰,文峰村一片绿水青山。
文峰村这片荒坡地的变化,只是我县实施石漠化综合治理的一个缩影。
近年来,我县做好“增绿”文章,持续国土绿化提升行动,实施退耕还林、天然林保护等国土绿化工程和石漠化、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,创新开展森林资源管护,积极开展“林长制试点”,坚决守住“绿”的存量、扩大“绿”的增量、提升“绿”的质量。
据了解,“十三五”期间,我县完成造林面积83万亩,全县林地面积326.04万亩,森林覆盖率达62%,森林蓄积总量达615万立方米,比2015年森林蓄积量增长9%。
这几年,巫山的天更蓝了,山更绿了,水更清了,空气更清新了,群众幸福指数也越来越高了。